【医声医事】医路漫漫,心路亦坚
漫漫医路历程,正是我们心路最为艰难、最为坎坷,也是最为欣喜、最为安慰的历程。我们从医人一直固守“坚人尚有初梦,尚学自当不息”之心,求索无寒暑,勤勉在朝暮,在医路中如临深渊,在临床上如履薄冰。
也正是这一职业,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稳重,更有上进心,更有责任心。在这些年里,家人、朋友、同学经常提出一个个问题,让我们在每个阶段都对自己作为医务人员这一职业有一个重新的审视…… 记得高中毕业填志愿,我选择医学院。父亲郑重的问我:“确定选择医学院?是不是确定以后就从事医生这一职业了?”当时我觉得医生就是最神圣的职业。他救死扶伤,受人尊敬。看着医生穿着帅气的白大褂行走在整洁的医院,生命被他们从死神中夺回,患者和家属投来感激的目光,当时我感觉医生简直就是帅呆了,今后就要做一名医生,挽救更多的生命。 所以也正是有医生的地方,无论是一句关怀还是小病一桩,都可让人回味悠长。你我隔着白衣,无言语,有目光,心领神会细思量,因为医者,给人以存活的价值与希望。那时我回答是:“我崇拜医生这个职业,当医生就是我的梦想!” 走进医学院,经常有中学同学问我:“你怎么上医学院了,多累,多辛苦呀!”的确,选择了学医,其实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艰难坎坷、充满荆棘但是又不断向上、不断充实的道路。我们天天课程排满,甚至周末和晚上还有课程。大学生涯不比高中轻松,书本厚度比自己还高,考研准备阶段比高三更辛苦。看着其他同学工作,而自己还在上大五,虽然略有失落,但我们仍深记“医学生誓言”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八个字,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值此就医生职业之际,我庄严宣誓为服务于人类而献身”誓词,不忘初心,坚守信仰。 所以也正是有医生的地方,无论是闹市还是农乡,都是景色秀美的地方。医生让我们看到了彼此心灵的模样,那种感觉只有你我能够品尝。当时我回答是:“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最崇高的职业,所以的它必定辛苦和漫长!” 工作后朋友知道我是医生,都用惊讶羡慕的语气问我“原来你是医生呀,你怎么想起来当医生了呢?真是一个高贵的职业!”医生,它之所以拥有如同律师、教师、军人一般“高贵的血统”,是因为它是常人无法简单掌握的专业,是少数专业人士才可以进入的职业,工作内容是日常词语无法表述或衡量。正是当社会发现很多人无法掌握这一门技术,才会使之显得“高贵”。殊不知当人们休闲于假日时光,我们仍忙碌在工作岗位,甚至连方便、用餐都没时间;当人们沉浸于团聚喜悦,我们仍与死神艰苦博弈,甚至连眼睛都不敢眨;当各种灾害灾难发生,我们同样也是“逆行者”冲在最前线,甚至连电话都来不及和家人联系;当自己已竭尽全力,但患者还是离去,我们也有掩面而泣。 所以也正是有医生的地方,让我们忘却了疾病的痛苦和紧张。医者是灵与肉的救赎,今世相遇,常来常往,格外健康。来世相守,时刻记挂,彼此勿忘。此时我回答是:“医生这个职业不一定高贵,但它必定高尚!” 现在儿子经常问我们:“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是医生?学校里有很多同学爸爸是老板,是大官,但当我说我爸爸妈妈是医生时,他们都很羡慕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但是我觉得不幸福,因为你们陪我时间太少了。”是啊,我们的确陪子女太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我们是一群父母双全的“孤儿”》,写的就是医护子女的心声。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早出晚归,孩子早晨起来看不到我们,晚上入睡而我们还没回家。我们经常一个电话就赶到医院,子女的成长缺少了父母关爱。但当看到患者康复后欣喜的表情,我们更增加了做医生的决心和信心。 所以也正是有医生的地方,让病人忘记忧愁和哀伤。让他们知道自己离健康有多近,和病痛有多远,一世安乐,拥抱康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时我会给儿子说:“爸爸妈妈虽然陪你少,但我们给病人希望,这样他们就可以陪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孩子更多的时间。当医生就应该救死扶伤!” 医路漫漫,心路亦坚。今后职业生涯中,我们不一定一帆风顺。但请坚信,遥遥医者长路,唯有披荆斩棘,不畏艰难,才能让自己更加光亮和锋芒;漫漫生命长河,唯有激流勇进,不惧险滩,方能使自己奔向正确的方向。 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人问我们更多的问题,但我门仍会给予更有力、更确切的回答,在漫漫医路让我们的初心更加坚定,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