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在抗台抢救第一线
发布时间:2005-07-24 00:00:00本文来源: 阅读量: 8313
8月12日,14号台风的紧急警报拉响了,根据院部的统一部署,急诊科迅速作了动员,上班同志一律不下班坚守岗位,在家的同志马上到院上班,外科、骨科等科室也纷纷派出医护人员支援急诊科,短短几分钟内,急诊科共聚集50多名医护人员,面对多科室,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在院部领导的协调下,急诊科立即采取了急救预案,分组安排医护人员,落实岗位责任,随着病人的不断涌入和急救车辆不断外出接诊,紧张的急救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风雨声中,急促的“96120”急救电话连续不断,负责接电话的护士从下午4点一直到子夜接到近百次电话,喉咙哑了,两眼乏了,铃声不断,求救的声音寄托着一个个生命的希望,联系着伤员和白衣天使的心。
急救!凤凰山庄后门一小女孩子被大树压着……
急救!三甲办事处XX村房屋倒塌……
急救!椒北一孕妇即将临盆……
急救!……
病人不断地涌入,不断地被处理完毕送走,急诊的医务人员已忘掉了时间的流逝,耳边响起的只是病人的呻吟和同事之间急促的交流,震耳欲聋的风雨声在生命的救护神面前似乎消失了……
车队的车辆几乎没有等待的时候,在急诊科的门口,一组、二组、三组医护人员一手拿急救用品,一手拿着病人呼叫的地址,等待车辆一到,病人被接诊后,又立即上车,冲向漆黑风雨交加之中,急救病人与医生之间迅速地传送着……重病马上送手术室……头颅伤送CT室……外伤病人送清创室……骨折转骨科……一个个短暂而有力的指令,有条不紊的工作程序,此刻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抢救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到了11时,渐渐地、风雨不再象刚才那么的肆虐了,忙碌了一夜的急诊人员慢慢地舒了一口气,这时才想起大家还没顾得了吃饭,食堂送来的饭菜都凉了。可是,刺耳的急救电话铃声还不时地响着,随车的医护人员常常是刚捧起饭碗还来不及吃一口,马上就跑向急救车,还有的医护人员顾不上吃饭,又忙着上手术室,上ICU,只要病人还在,大家心中还紧紧地绷着一根弦。短短的7―8个小时,急诊科共出车70多次,接诊病人116人,其中重危病人13人,住院39人、除1人伤势过重死亡之外,其余均转危为安。
至此,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和全院支援急诊的医护人员,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向人民群众交出了白衣天使满意的答卷。
――记市中医院急诊科
2004年8月16日 作者:院办
风雨声中,急促的“96120”急救电话连续不断,负责接电话的护士从下午4点一直到子夜接到近百次电话,喉咙哑了,两眼乏了,铃声不断,求救的声音寄托着一个个生命的希望,联系着伤员和白衣天使的心。
急救!凤凰山庄后门一小女孩子被大树压着……
急救!三甲办事处XX村房屋倒塌……
急救!椒北一孕妇即将临盆……
急救!……
病人不断地涌入,不断地被处理完毕送走,急诊的医务人员已忘掉了时间的流逝,耳边响起的只是病人的呻吟和同事之间急促的交流,震耳欲聋的风雨声在生命的救护神面前似乎消失了……
车队的车辆几乎没有等待的时候,在急诊科的门口,一组、二组、三组医护人员一手拿急救用品,一手拿着病人呼叫的地址,等待车辆一到,病人被接诊后,又立即上车,冲向漆黑风雨交加之中,急救病人与医生之间迅速地传送着……重病马上送手术室……头颅伤送CT室……外伤病人送清创室……骨折转骨科……一个个短暂而有力的指令,有条不紊的工作程序,此刻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抢救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到了11时,渐渐地、风雨不再象刚才那么的肆虐了,忙碌了一夜的急诊人员慢慢地舒了一口气,这时才想起大家还没顾得了吃饭,食堂送来的饭菜都凉了。可是,刺耳的急救电话铃声还不时地响着,随车的医护人员常常是刚捧起饭碗还来不及吃一口,马上就跑向急救车,还有的医护人员顾不上吃饭,又忙着上手术室,上ICU,只要病人还在,大家心中还紧紧地绷着一根弦。短短的7―8个小时,急诊科共出车70多次,接诊病人116人,其中重危病人13人,住院39人、除1人伤势过重死亡之外,其余均转危为安。
至此,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和全院支援急诊的医护人员,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向人民群众交出了白衣天使满意的答卷。
――记市中医院急诊科
2004年8月16日 作者:院办